找到相关内容20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

    九华山。灵迹甚多,具载传中。”尤其是较有权威的丁福保(1874—1952)的《佛教大辞典》甚至说金乔觉在“唐永徽四年,二十四岁,祝发携白犬善听,航海而来,至江西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,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...南陵、泾县三县而置,属宣州府辖地,到代宗永泰元年(765)改属池州府。因为池州青阳县九华山是金乔觉修成正果之地,所以,历代政府尽可能选派出生于三韩的人去当官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6)重修《九华山志》,...

    李 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359733.html
  • 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“平常心是道”思想的继承与发

    而造成的思想混乱。  其实,南泉所反复强调之“不是心,不是佛,不是物”并不只有马祖“非心非佛”与“不是物”两命题的内涵,南泉为了凸显“道”而对心、佛注入了全新理解。《古尊宿语录》卷第十二〈池州南泉普愿...页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8年8月第1版。  关于南泉的谥号与塔名,诸多禅史、禅灯书籍均无记载,唯《禅灯世谱》卷三提及,今特标出,真假还待进一步分辨。  见拙文《南泉普愿生平及其法嗣考》,《池州...

    尹文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2861997.html
  • 行脚 3月25日 晴

    高腔——是明代中叶风靡全国的青阳腔遗脉,青阳腔明末清初始衰,如今在其发源地池州、青阳已销声匿迹,建国初才又在岳西县乡村发现有人习唱这一古老剧种。岳西高腔现存250多个剧目,在白帽、五河镇乡村还可见“围鼓...

    Tim

    |枣子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1044473460.html
  • 今日恭逢地藏菩萨圣诞

    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。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。见山峰状如莲花、峰峦耸秀,山川幽奇,便登高览胜,叹为希有。遂于此山深无人处,择一盆地,栖居岩洞。渴饮涧水,饥食白土(此土白而腻细,俗称观音土)。常被...

    佚名

    |地藏菩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9/10000416017.html
  • 九华山志卷六

    邻僧智英主之,即今之无相寺是也。   李昭象   字化文,池州刺史方玄之子,父卒,因家焉。懿宗末,以文谒相国路公岩,深器重之。后避黄巢乱,入九华山,筑室碧云峰下,与张乔、顾云辈为友。龙纪中,...高其风,累诏再任,不起,后还籍。   滕宗谅   字子京,河南人,祥符八年进士。官司谏,以言得罪,谪祠部员外郎。知信州,又监鄱阳郡榷酤。请改池州,就九华山以葬父。筑室云外峰下,读书其中,著九华新录一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540283.html
  • 九华山志卷四

      宋玉田   建隆中,创龙门寺于曹山。相传有寂祖、云译、宏济、惟政、广宗,及元有真观、智津、如理,皆其后高僧。   ﹝按池州府志,云译,宋兴国中,尝创资善庵于百丈潭西。广宗,号冠传禅师,曾住化城寺。真观,号无象禅师,元至治元年,随济宗禅师来九华,住化城寺。见九华纪胜。﹞   明   明遍周   字天庵,洪武戊申,住化城寺。   明通杲   字日初,池州人,继遍周住化城寺。   明昭莲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74028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仪轨制度——丛林

    ,或称为悦众;但后世常以悦众为维那之副,其职有数人,以大、二、三、四等别之(《百丈清规证义记》卷六)。  至于丛林古规的职事,则有首座、殿主、藏主、庄主、典座、维那、监院、侍者等名目。如黄檗希运在池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1240492.html
  • 佛教 [制度]丛林

    、维那、监院、侍者等名目。如黄檗希运在池州南泉寺为首座、遵布衲为湖南药山殿主、雪窦重显为南岳福严寺藏主、南泉普愿于庄上为庄主、沩山灵祐在江西百丈山为典座、克宾于河北魏府(今大名县)兴化寺为维那、玄则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2143889.html
  • 禅籍里的俗谚

    异日又谓师曰:‘弟子亦薄会佛法。’师(南泉)便问: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?’陆云:‘寸丝不挂。’师云:‘犹是阶下汉。”(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八《池州南泉普愿禅师》)  杀人须见血,为人须为彻——也作“为人须...

    周裕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2553655.html
  • 地藏·金地藏及其他

    来华游学,先入唐京,继而云游大唐各地,终于在至德初辗转卓锡池州九华山,从此虔诚苦修数十载,再没有归国。  东晋时佛徒人数渐增,而名姓较乱,名僧道安遂建议,今后凡入佛者都必须弃俗姓,一律随佛祖姓释,以示“...

    张 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354968.html